“舒适、健康和愉悦的状态”。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幸福的概念要远比片刻的快乐宽泛。它不仅指代快乐,还指代许多其他的状态,例如人们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目的感和对生活的主导权。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幸福感? 1 学习和成长环境 孩子应有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他们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可以通过在幼儿园的玩乐以及升入学校之后的高质量教育得到提升,体能发展则可以通过营养、健康的饮食得到保障。在校学习是孩子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并且个体的学习体验差异巨大,负面的体验会极大地破坏他们的幸福感。
——比利时鲁汶大学Ferre Laevers教授。
用于评估幸福感和参与度的鲁汶参与度量表于1994年发表,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运用。施教者观察学习环境里的孩子,然后用五分的评级系统为他们打分。(1分代表参与度低,5分代表参与度高。量表的问世填补了评估系统方面的空缺,利于施教者发现未能充分发展的孩子,通过评估结果相应调整他们的教学策略,采取恰当的行动帮助他们正常发展。) 通过询问“每个孩子的情况如何?”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幸福感告诉我们孩子与就读环境该形成怎样的联系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幸福的孩子会如同鱼在水中一般自在。他们生活中的主要情绪应该是快乐,享受乐趣和他人的陪伴,在所处的环境中感到舒服。他们呈现的状态是充满活力、放松、内心平和,以开放而接受的心态对待周围环境。在各种情境中,他们都具有自发性,感到舒服,做真实的自己。当孩子自信、自尊、坚韧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时,他们才具有幸福感。 参与度告诉我们孩子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以及活动的难易程度。参与度是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中时,我们观察到的情况。高水平参与度的特征有:全情投入;注意力集中;沉浸其中;意识不到时间;动力十足、兴趣浓厚、非常着迷、坚持不懈;紧张的脑力活动、明白意义;完成探究后的满足感;挑战能力极限(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依据这些特征,我们认为参与度是衡量深度学习最直观、可靠的指标。